2024年5月14日,《科技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陈耀飞博士、邹慧研究员理论文章:做好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大文章。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做好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大文章,是中西部地区在数字时代实现跨跃赶超的“金钥匙”。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仍面临财政性资金和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不足、富有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和科创企业储备较为匮乏、支撑体系及制度建设均有待完善等问题,应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一是探索国资引领,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的创新创业投资模式,缓解资金供给不足难题。建议以国资平台出资为主导,发起成立省级科创种子—天使基金,采取省、市、县、园区四级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联合出资模式,按地区或领域设立子基金,专注种子期、天使轮科技型企业投资,重点投向各省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适当提高国资出资比例、延长投资存续期限,差异化设置考核时限和指标,并强化投后服务生态化供给。此外,区域性股权市场是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主阵地,建议在各省新四板市场中设立科创专板,助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打造科创企业上市的“孵化摇篮”。
二是借力中央各类特色对口支援机制,增强企业和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成长潜力,缓解优质标的缺失难题。目前,全国各省市都高度重视各类资源的吸引和集聚,中西部想通过常规竞争进行资源引进和产业嫁接难度较大。因此,要以培育优质投资标的为根本宗旨,用好用足中央各类特色对口支援机制,建立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梳理支援地产业、人才、平台、企业、金融等优势,立足自身战略规划和资源禀赋,进行精准授援。产业端要寻求协作、共建及产能转移承接等;人才端要寻求智力外脑、飞地专家、人才联培互育等;平台端要寻求分院、分所及实践基地等;企业端要寻求“进群”入链、技术转移等;金融端要寻求分支机构、先进模式、资金支持等。
三是组建“准政策性”科技保险机构,补齐科技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缓解风险缓释难题。保险在化解科技创新风险、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建设市场化的保险机构存在困难。因此,可探索以当地省属国有资本机构入股等方式,与保险机构联合组建“准政策性”科创保险机构,以政策性导向为主,兼顾市场效应,开展针对科创企业宽节点、全链条的保险体系创新和服务。支持科技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共保体和再保险分险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资金,对参保企业进行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保险机构进行奖励。
四是建立科技金融统计监测制度,强化考核奖补措施,缓解支撑制度不完善的难题。国家层面尚未形成体系化科技金融统计标准。中西部地区可探索制定符合当地科技金融特征的统计监测标准,出台相应的银行机构科技金融考核评价办法,评价指标可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科技保险、科技担保、风险补偿等,摸清科技金融家底、压实管理及社会责任。此外,建议将科技金融纳入各省市县综合考核,同时在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科技金融专项,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机构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