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冯雪娇理论文章:加快我省科技创新步伐。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2年全国的第25位前移至2022年的第16位,进入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时期。新时代新征程,我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走具有江西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江西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需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抓优势特色关键产业,保障产业自主性、安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议依托江西特色资源优势,提高产业基础能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打造中国创新版图的关键模块,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上下游协同和产用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二是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聚焦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等重点产业链,在关键基础材料、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关键生产装备、工业基础软件等关键环节上集中突破。瞄准vr、元宇宙、硅基芯片、“双碳”技术等未来产业,选准赛道,探索“学科 产业”孵化模式,前瞻布局技术领域,形成“前沿研究 技术溢出 科技创业”的未来产业孵化链条,抢占未来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要实现关键产业和关键环节的突破,体制机制改革是核心。我省应当围绕科技人才招引、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这三个重点,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科研攻关机制、成果转换机制和科研机构体制机制,实现关键产业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科技人才集聚要提速。打造高端人才队伍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关键支撑。建议以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为突破点,构建“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产业工人”人才结构体系,不断提高我省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能见度”、在科技创新版图中的“显示度”。抓好“引”这个重点,关注人才发展深层次需求,主动对接大院大所,搭建更多重大创新平台,以项目、平台、企业、产业等资源优势吸引人才。建立重大创新平台人才政策“特区”,对现有的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抓好“育”这个基础,在招引外来科技人才的同时,重视本地人才成长,注重精细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建立完善与学科特色、岗位特点、研究性质相适应的分类评价指标,防止唯“帽子”、唯资历倾向,让优秀青年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基础研究能力要提高。加强基础研究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必然要求。基础研究,可以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导向,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的研究,也可以是科研人员自身兴趣、自由探索,揭示现象、规律和事物的本质的研究,还可以是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当前,我省的基础研究应当主要以国家和江西的重大需求为导向,聚焦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航空、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组织科研力量,以非竞争项目的形式委派攻关任务,解决一批国家所需、江西所能的技术难题。同时,聚焦数学、化学、物理、材料等特色优势学科,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建立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改进学术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给科研人员足够时间和空间开展研究,进而提升我省基础研究能力。
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要提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当前,江西正实施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围绕“四个面向”,着力构建以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为框架的省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应当抓好“顶天立地”战略科技力量,全力保障南昌实验室建设,培育成为国家实验室研究基地。针对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以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为纽带,探索“核心层 紧密合作层 一般协作层”协作模式。主动向联合体交办“卡脖子”攻关任务,着力突破高端装备、基础材料等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重点产业自主可控能力。针对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推进传统科研机构改革,以“人人有舞台、个个能出彩”为目标,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考核结果应用,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培育力度,建立年度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优异的机构,在人才引进、科研用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