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江西日报》理论版整版刊登我院主办的智库沙龙活动:青年学者畅谈建设“创新江西”。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的奋斗目标,擘画了江西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奋斗豪情。在6月13日举办的首届江西社会科学青年创新团队智库沙龙活动中,来自江西省科学院冯雪娇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的8位青年学者,聚焦全面建设创新江西主题,建言献策,思想飞扬。现摘发他们的主要观点,请读者留意。——编者
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强磁场”
冯雪娇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的奋斗目标,其中创新江西位居首位。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强磁场”,是实现创新江西目标的关键支撑。
一是抓变量,全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的举措。江西应顺应形势发展,按照“战略急需、支撑产业”的原则,突出江西在国家战略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优先在稀土、led等我省优势特色领域启动建设省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二是优存量,整合重塑提升省级创新平台。我省已建设一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如何提质培优是关键。首先,要积极探索平台新型运行机制,引导产业类平台瞄准市场、聚焦应用,构建“产业链出题、政府助题、实验室答题”的新模式;鼓励基础研究平台赋予科研人员充足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自主权,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其次,要确保平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要科学用才,防止“水土不服”,创新用人机制,打造重大创新平台人才“特区”。
三是做增量,建设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产业类创新平台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成具有经济价值产品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要围绕优势产业主动布局产业创新平台,落实《江西省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方案》的部署,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继今年年初我省首个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揭牌成立后,下一步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联合体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快在其它产业链组建创新联合体,真正做到从“单个作战”到“组团作战”,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支持和引导中国稀土集团、江铜集团、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提升江西区域创新能力
陈春林
经济欠发达是江西的省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江西区域创新能力,可从巧借力、强中心、深合作着手。
一是巧借力,推进创新能级上新台阶。首先,要通过“借智”谋定区域创新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重点。针对提升区域创新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建议组建重大战略咨询课题组,深入研究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最需要什么、潜力是什么。其次,要通过“借势”提升区域创新战略地位。江西要紧盯国家科研重大布局机遇,针对省内优势特色产业,借力国家发展“东风”,争取国家重大战略创新资源前来布局。第三,要通过“借梯”扩充区域创新资源体量。政府、机构和企业等层面均要主动出击,积极与各类创新资源巨头“结缘攀亲”,以达到“借梯登高”的目的。比如,在重点区域设立“科创飞地”,或积极鼓励大院大所来江西设立分院、分支机构或服务点等。
二是强中心,打造一个区域硬科技高地。建议尽快在南昌筹备谋划“硬科技之都”。硬科技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应用场景,能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先进水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当前,硬科技已由区域概念上升为国家话语,一些中心城市正在布局。江西要以南昌为中心,布局具有区域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属于自己的硬科技中心。重点围绕硬科技产业生态,通过设立硬科技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和硬科技孵化载体等,分层分级分领域助力南昌“硬科技”要素体量逐级“闯关”。
三是深合作,提升省内协同创新能力。首先,要着力推进跨区域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在省级层面提前布局实体经济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以实现实体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其次,要推进跨区域创新组织体系协同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专业孵化机构等跨区域联动与合作发展。第三,要加强技术要素市场的省内联动。有序推进全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市场的互联互通,促进技术引入的高效合理流动。
让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叶楠
建设创新江西,必须实现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流动。这离不开构建一整套科技政策体系,建议抓好三个方面的关键点。
一是强化科技政策的系统设计和分类指导。科技创新政策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落地过程中触及的经济社会领域的其他制度障碍,做好政策的衔接和举措的细化。例如,科研院所改革中最重要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其核心问题就是要落实科研院所的法人自主权,这涉及到公共科研组织立法、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事业编制人事管理等问题。科研院所要参与市场竞争,前提是要具备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能力,这涉及到事业单位开展市场经营的限制、设立运营成果转化基金等问题。这都需要科技创新政策与其他领域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
二是强化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改革创新“双区联动”。要推动科创要素自由流动改革方向与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方向之间实现有机融合,推动“两区”之间重大改革任务和重要创新政策互联互通,推动重大创新平台与重大开放平台之间互建互嵌。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阵地和排头兵的作用,推动自主创新政策与投资贸易、对外开放等政策的融合聚变,探索出一系列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经验。
三是强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政策跨区域衔接。跨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已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西要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大力破解一体化创新发展政策壁垒,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和要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提出了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等“五流四制”先行先试政策框架体系,系统推进深圳和香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江西可将赣港、赣澳、赣台、赣粤、赣浙、赣湘、赣闽等省际产业合作区作为抓手,借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五流四制”理念,探索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政策体系。
牢牢把握技术创新前沿方向
陈云伟
建设创新江西,塑造发展新优势,要牢牢把握技术创新前沿方向。
当前,科研范式深刻变革,学科交叉日益加深,科技与经济加速融合,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给科技创新带来挑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科技竞争,科技创新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先进计算、未来通信、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已成为科技快速突破的热点领域。未来,随着生物、信息、材料等技术的不断深度融合,技术交叉融合领域或将持续孕育诞生颠覆性技术突破,新技术突破也将迎来全新的创新范式。世界科技强国、大国纷纷出台或更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科技战略等,力图抢占核心关键产业技术制高点,以赢得未来新兴产业主导权。
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发展与竞争态势,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应遵循六大路径: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着力攻关核心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夯实人才资源基础,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江西要牢牢把握技术创新的关键前沿方向。首先,要认清全球技术前沿领域所在,准确把脉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讯、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和新材料新制造、科学技术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发展动向。其次,要系统摸清江西科技资源技术基础,准确分析江西在航空、有色金属、中医药、大数据、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基础和优势。第三,要科学研判江西技术创新前沿方向,稳步布局3d甚至4d打印等航空技术,自动化和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与装备,稀土、铜等新材料,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5g和6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智慧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药现代化技术、大健康相关生物医药技术,种质创新与绿色种植等绿色食品技术等。
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创新生态
刘少金
优“阳光雨露”,完善产业创新顶层架构。热带雨林中“阳光雨露”类似产业中的宏观政策环境,是所有产业创新主体赖以栖息的“家园”。结合《江西省“十四五”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梳理创新链组成,制定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领域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细化政策举措,优化完善产业创新顶层架构体系。同时统筹好各设区市、县(市、区)及相关部门政策实施的配套制度,将各类政策有效衔接,发挥集成效果。
引育“生物群落”,提升产业创新规模能级。热带雨林中“生物群落”类似产业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需扶持壮大中小企业,助力“强筋健骨”。重点运用“揭榜挂帅”等科技创新模式,面向国内外征集江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优质亿博yibo体育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加快突破产业“卡脖子”瓶颈难题,夯实中小企业的创新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级大院大所,壮大全省科技创新力量。要依托发挥江西区域地理、产业发展及环境资源等特色优势,精心编制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部署每个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一体招引和布局,有针对性地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机构和项目,加快提升我省科技创新供给水平。
抓“物质流、能量流”,打破制约产业创新“枷锁”。热带雨林“物质流、能量流”类似产业中的“产业链、价值链”,关键在于产业发展“链路体制”的破旧立新。一方面,需树立“链式突破”思维,聚焦产业链“短板、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一条龙”推进计划。以需求为牵引,针对重点基础产品、工艺、软件等,提出包括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关键工艺、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在内的“一条龙”推进计划,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创新产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桥梁作用,引导产业链各组成部分组建积极参与、知识分享、利益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机制。
分类施策夯实县域创新基础
王秋林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县域创新的重要性与难度不言而喻。推进全面建设创新江西,需要夯实县域创新能力这个基础。
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创新声音传递到每个角落。一是强化政府创新意识。引导政府及科技、财政、工信、统计、市监等各相关部门将创新的理念、政策、管理和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合力推进。二是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大力宣传创新榜样、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加入创新行列,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培养本土人才,激发创新活力。首先,加大对本土创新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建立本土人才培养开发投入机制,制定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资金纳入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其次,采取政府委托培养、政府企业联合资助、继续教育奖励、邀请名师授课等形式,分批次选派本地创新人才开展短期和长期学习培训,持续提升本地人才技能素质和创新本领。第三,开展本地“创新能手”“技术能人”评选表彰活动,营造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注重分类施策,精准推进创新。江西有100个县级行政区域,要根据它们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功能定位,采取不同的对策。一类是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内县域一般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好的发展潜力与区位优势,要通过增强对产业优势、资源开发的强大吸引力来推进创新。二类是农业主产区。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上发力,加大农业创新力度,巩固江西的粮食主产区地位,推动江西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三类是重点生态区。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资源开发、生态产品供给上做大“创新 ”文章,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推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满足新需求强化人才“硬支撑”
胡紫祎
根据问卷调查,当前,能力提升需求、经费与平台需求、创新生态需求,是江西科技工作者三大重要共性新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科技人才的这些新需求,对于强化科技创新人才“硬支撑”,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目标,意义重大。
一是改革人才评价管理机制。要根据科技人才从事研究的领域,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实行分类评价。建议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创新研究能力和潜力、学术水平和影响等;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重点评价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技术成果和产品的成熟度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对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人才,重点评价其服务决策需求、形成战略研究报告、支撑思想库智囊团建设等情况,真正做到干什么、评什么。
二是拓宽人才培育渠道。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科技人才提升自身能力的需求迫切,但是参加培训、交流、访学的次数不够充分。建议通过定期举办沙龙、邀请省内外专家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科技人才的站位和视野,完善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走出去,参加国际会议、受邀讲学和参与研究等,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同时,针对省里中心工作,比如“2 6 n”产业、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中提到的需要布局的20条产业赛道等,组织相关调研活动,帮助科研人员真正摸清现状、梳理思路,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等。
三是给予青年人才发展平台。建议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人才,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中适当增加青年项目数量,降低学历和职称门槛,让青年科技人才独立开展研究,帮助他们早日找到研究方向,形成独立的学术思想。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人才,鼓励他们承担重大项目,提高项目资助强度,帮助优秀科技人才早日“挑大梁”“当主角”。
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创新
陈耀飞
服务创新江西建设,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培植“赣”字号“绿金”品牌。一是探索开发更专注于入库绿色项目本身的信贷产品,有效缓解目前绿色信贷门槛高、中小微企业获贷难等困局,提高绿色企业项目信贷可得性。二是加快绿色资产证券化(abs)产品开发。拓展绿色资产证券化范畴,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权、公共交通电气化改造票款收益权、绿色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等abs产品。同时,畅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基础设施的渠道。
创新探索绿金模式。一是加强环境、气候权益类以及碳金融创新。大力开发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以环境权益为基础的融资模式。探索开发林业碳汇收益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收益权、鄱阳湖碳汇收益权产品,将江西绿色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深入开发碳配额和ccer抵质押类金融产品,有序开发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衍生品。引导江西控排企业用好碳配额和ccer交易工具,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活动。二是探索开发转型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转型债券、转型基金、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挂钩债券或信贷,有效推动“双高”企业低碳转型。
推动形成科技创新金融合力。一是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以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田”为基础,探索将绿色金融下沉到普惠金融支持范畴的机制,适当将绿色标准嵌入普惠金融全过程,打通两者在支持企业方面的信息壁垒,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二是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充分挖掘盘活科创企业绿色资产,提升绿色征信,提高信贷可获得性。将绿色理念融入创新,坚持科技向善,赋予科技绿底色,着力扩大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支持重合区。三是统筹谋划,建立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三金”联席会议制度,以数字技术联通 “三金”项目库、企业库、服务平台等资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全方位全链条为创新提供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