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宋德雄文章:加快低碳转型推动实现碳达峰-亿博yibo体育官网入口

来源:院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1-08-06    浏览:4182
【字体:

         2021年8月2日,《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德雄文章:加快低碳转型推动实现碳达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对推进江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了部署。实现碳达峰的根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这对江西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向绿色低碳转型,江西有良好的基础。江西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建立,35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3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占比达42.92%,万元gdp能耗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是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省份。低碳发展也迈出了可喜步伐。目前全省有国家低碳城市和工业园区试点9个,绿色低碳县、低碳旅游景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低碳社区等各类省级示范37个、省级试点61个。2019年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0.48%,提前完成“十三五”下降19.5%的目标。

但也要看到,江西绿色低碳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能源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依赖较强。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消费比重长期保持在65%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13.5%。三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高耗能行业占比居高不下。四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凸显。

推动江西绿色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时间紧迫、形势逼人,应多管齐下加快推进。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加快部署全省碳排放达峰行动。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钩。高度重视碳排放达峰,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全面部署碳排放达峰行动。科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碳排放达峰目标、路线图和实施路径,识别率先达峰的部门、行业和达峰重点区域,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将达峰目标及具体行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江西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率先达峰。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航空、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虚拟现实、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2 6 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推进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带动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优化传统用能结构,深入推进能源结构改革,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严格实施能耗总量、能耗强度“双控”制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建立煤炭统计制度、严控耗煤项目审批、整治燃煤锅炉,不断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继续推进既有电厂机组升级改造,推广节能技术、降低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有序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探索“光伏 ”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全力推进建筑节能,加快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和近零碳运行。合理控制建筑存量的规模,减少建筑能耗。推进低碳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重点推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强建筑能耗数据统计与能耗监测,建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继续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速扩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规模。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大力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使用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探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实现建筑的自我调节,降低建筑机械用能。强化建筑使用阶段的能耗监管和监督,提高建筑能效管理水平。

积极发展低碳交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出台机动车增量控制政策,推动清洁动力机动车普及。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运用,推进充电设施、岸电设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运用,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交通运输设备。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化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建立绿色低碳客货运输体系,优化客运组织,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加强绿色低碳出行的宣传推广,从出行源头实现碳减排。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能力的建设,完善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的法规标准。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省科技创新规划和行动方案。面向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将碳约束指标纳入“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进行部署。聚焦超高效光伏、新型绿色氢能技术、空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捕获技术、生物制造二氧化碳转化技术等方向,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强化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为核心的负碳技术研发,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和智能电网、氢燃料电池等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强生态系统增汇技术研究。针对我省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技术需求,突破电能替代新技术和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关键技术。设立“碳中和研究中心”“碳中和重点实验室”“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低碳技术研发的保障体系建设。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技术示范和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推进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应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