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学院-亿博yibo体育官网入口

《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文章:加快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

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2-17 09:18:38    浏览:2398

2022年216日,《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冯雪娇博士、陈耀飞博士文章:加快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创新江西的奋斗目标,产业工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骨干力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大数据、5g、区块链等全面融入智能制造,对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紧扣我省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加快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必须答好的一道题。

贴近市场需求,提升产业工人创新能力。一是教产融合定向培养专业产业工人。根据我省产业实际,支持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技工(职业)院校和开设特色专业。探索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机制,以产业实际需求的岗位技能为核心,开设专业课程,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并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变化,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地培养复合型产业工人。二是加快“数字工匠”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接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盟和数字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培养一批应用型技术人才。三是畅通高校与企业高素质产业工人互通机制。建议在我省一些地方院校进行试点探索,安排部分编制招聘产业“赣鄱工匠”进高校,给予高素质产业工人更大发展空间,让其成为高校与企业间的桥梁,发挥其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工人队伍的独特作用。

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一是建议实施江西“赣鄱首席产业技术工人”制度,树立理念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产业工人标杆。鼓励企业开设“首席产业工人”职位,参照首席科学家制度,实施技术由“首席产业工人”全面负责模式,以此扭转社会对于制造业属于低端岗位的偏见,促进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制造业。二是助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支持技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常态化开设“回炉再造班”,以思想理念、职业精神、行业通用及适应性技能技术、通用数字技术等为课程内容,提高工人技能与岗位匹配度。引导各培训主体开展创新培训,提升培训实效。建立办班机构、送培企业补贴奖励制度,有效降低企业和个人培训成本,激发各主体积极性。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产业工人新风采。定期组织劳模、工匠大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劳模先进事迹巡展等活动,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社会、进园区、进企业、进一线,树立“劳动筑梦、技能强省”理念,增强产业工人对工业强省的主人翁意识。

完善创新生态,健全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实施精准的产业工人技能评价。落实人社部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根据不同类型技能人才的工作特点,实行差别化技能评价,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能力。给予企业高级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权,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政府对工匠级高级技工,可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和福利,并纳入科技、发改、工信、人社等部门专家库,享有项目评审权、人才评价权等权力。二是畅通产业工人晋升通道。探索“蓝领”与“专技”岗互通的职业发展通道机制,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相互衔接、相互转换制度,破除产业工人技能人才不能参与职称评定的束缚,支持符合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条件的高技能产业工人参加职称评审。三是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对企业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在科研资助、医疗保障、住房等方面,可给予与我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支持重点规上企业探索对在“中华技能大奖”“振兴杯”“天工杯”等省级及以上比赛获奖、对企业有突出贡献、身处关键岗位关键工序的高级产业工人,实行协议薪酬制、持股分红、专项特殊奖励,建立高级产业工人与企业成长共担共享的长效激励机制。(科技战略研究所  陈耀飞供稿)

网站地图